展覽
03

過化存神

日期

2024.03.16 星期六04.07 星期日

時間

12:0019:00
(逢星期一休館; 免費入場)

場地

展藝館
黃竹坑業勤街39號Landmark South 地下高層

策展論

人工智能科技(AI)近年高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重大變革,其影響力之巨堪比互聯網誕生及工業革命崛起。「過化存神」(Beyond the Singularity)以人工智能的多變和複雜性為敘事核心,突顯其現世影響和未來巨大潛力,同時提出人工智能在倫理、社會、經濟和法規層面所引起的巨大波瀾。作為香港首個匯聚不同藝術家運用人工智能進行全新創作的展覽,本項目旨在建立技術應用的基準,在人工智能日漸滲透藝術領域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人機協作的最佳方式。  

本展覽以「過化存神」為題,取材自傑克.丹恩(Jack Dann)和加德納.多佐伊斯(Gardener Dozois)所編輯的科幻故事選集。該書收錄了1960年至2004年間出版的文本,展望未來超智能系統進步至人類無法觸及的高度,對文明掀起一場難以預計的變革。「奇點」(singularity)一詞最初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1915年提出,用以描述黑洞中心具無限密度和重力的特性。隨後,此概念獲數學家約翰.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採用,再經科幻作家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普及,假設未來當人工智能的自我進化臻至無限,將引發何等前所未見的變革。2005年,電腦科學家兼未來學家雷蒙.庫茲維爾(Ray Kurzweil)在其著作中亦引用了「奇點」一詞,預測電腦智能將在2045年超越人類,在各個領域發動人類目前無法想像或預料的突破。  

在2024年的今天,「奇點」這一概念已超越科幻小說的臆想,逐漸成為可能的現實。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驚人,不久的將來會在醫療、金融、交通和娛樂等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挑戰傳統標準。人工智能顛覆了工作的性質、安全性和人類認知,它的存在引起了不少重大議題,包括工作崗位取替、資訊隱私及倫理決策能力等。例如,人工智能自動化具備可長時間工作、免於患病以及毋需支薪等優勢,會成為許多行業的勞動力來源。隨着人類步入電子時代,數碼資料滲透了生活每個角落,我們無可避免要為未來幾十年的龐大社會變革未雨綢繆。  

人工智能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亦徹底重塑了藝術的面貌。人工智能為藝術家提供了實驗工具,突破藝術的界限;這項技術可以生成影像、作曲、寫詩、撰寫藝評及創造沉浸式體驗,可以成為新晉的創作伙伴,啟發創意。人工智能演算法能夠無限生成多樣化而獨特的作品,引發我們對藝術本質和定義作出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可否取代藝術家一直是個變化多元、與日俱新的議題,雖然合理質疑和否定聲音一直存在,但人工智能以空前手法改革藝術創作的潛力,同樣有目共睹。人工智能在藝術領域的成長,在可見未來仍然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  

本展覽滙聚了在不同領域各擅勝場的藝術家,涉獵範圍包括水墨藝術、西方繪畫、攝影、音樂、作詞、表演及藝評等,當中大部份都不常運用科技創作。隨着多個月來的指導、工作坊及與人工智能顧問的合作,本展覽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如何循着不同路徑,在藝術家現有的創作基礎上突破界限。這種以過程為本的創作手法與展覽的核心概念緊緊扣連,目的希望探索藝術的本質,以及智能技術是否能否能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和創作。綜觀整個過程,藝術家提出了許多哲學問題,包括語言的限制、人工智能對文化的影響、現實與人工的模糊分野、著作權、自由意志、人機協作、藝術原創性,以及人工智能的固有限制等議題。  

藉着是次展覽,我們見證藝術家、人工智能顧問和智能技術碰撞交匯,其角色日益交織,一舉顛覆了藝術界的傳統框架。這種協作模式形成一個獨特的三角關係,重塑了我們對著作權的理解。藝術如要融合人工智能生成的技術,需要藝術家的技術專長;同時,受人工智能演算法的驅動電腦技術,亦有賴程式設計師的積極參與和詮釋。此外,人工智能顧問提供的指導和實用技巧,亦促進了藝術家與智能技術之間的繁複互動。藝術家與人工智能顧問的交流不僅重新形塑了藝術的創作模式,也模糊了藝術創作上的既定角色劃分。這些交錯激發了有趣的思考:人工智能顧問會否被視為是這些展品的真正藝術家?又或者,人工智能就是這次展覽的藝術家?  

作為策展人,我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均面對嶄新的困難與挑戰。這次展覽透過採用複雜的協作體驗重新定義策展方式,豐富了人機之間的互動性,就策展手法深入研討。回顧如此種種,如果沒有直接與人工智能顧問合作,這一切不可能成事。這次展覽的方方面面,不單由我個人所決定,更受到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顧問與藝術家的創意貢獻所左右。在整個策展過程中,我與參展藝術家、設計師和人工智能顧問一起不斷學習操作不同工具。從展覽的綱領、策展主題、藝術作品、視覺設計到宣傳物品,幾乎都是由人工智能直接生成或協助生成的,是一次破格創新的策展方法實驗。  

由衷感謝香港藝術發展局提供這個平台,讓我得以深入探索藝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交融。我亦衷心感激參與本項目的藝術家、人工智能顧問和展覽設計師,他們勇於學習、擺脫固有框架,就人工智能技術對人類未來的深遠影響提出重大反思。是次展覽期望成爲廣大新論述的濫觴,隨着人工智能科技日繁、逐漸深入人類生活的每個層面,一連串發人深省的問題亦已浮現。人類創意的未來將何去何從?隨着智能技術更趨智能和自主,我們對藝術的了解和表達將如何蛻變?期待你加入我們,在「過化存神」的旅途上一同深思。  

(上述為人類創意和人工智能書寫的協作成果。原文以英語撰寫。)

策展人

梁學彬

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文化研究學者。

在2003年,梁學彬獲頒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美術學位榮譽院士。在過去數十年,梁氏推動並參與多個媒體藝術計劃,內容包括展覽、工作坊、講座、出版、網絡計劃及專題討論會,當中包括《錄像藝術四十年》、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時間測試:國際錄像藝術研究觀摩展》、電子藝術交流協會藝術節、《彼岸觀自在》、Loop巴塞羅那、《平行世界》、China Remixed、Clockenflap和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眾籌項目。梁氏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

藝術家

陳育強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後於美國密西根州鶴溪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學位,1989年始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藝術課程,負責教授本科及碩士創作課程。及後,亦於2019至2021年間任香港藝術學院署理院長。

1961年出生,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語文及比較文學系,其後參與多種媒體工作。1992年移居荷蘭;2011年獲阿姆斯特丹大學傳媒學院博士學位,回港加入浸會大學,現職人文及創作系教授。1989年發表第一首詞作,書寫歌詞及其他文字創作至今,出版一千多首詞作,以及文集《突然十年便過去》丶《7749》丶《假如我們甚麼都不怕》丶《紙上染了藍》丶《一個身體,兩個人》,曾獲多個詞作及其他文學獎項。近年亦參與舞台及視覺藝術創作。

徐沛之博士,1980年生於香港,師從翟仕堯老師及王冬齡教授。先後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學士、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碩士及博士學位。

徐氏曾任職於多間大學及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書畫部。現為甲子書學會執行委員(學術)以及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徐氏於2012年獲香港當代藝術獎的「青年藝術家獎」及於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並於2015、2018及2020年三度入選「傑出亞洲藝術獎」。徐氏的作品獲香港藝術館、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香港概念藝術家,於2013年獲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學士學位。她的作品通過對哲學、藝術史、文化、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互聯網和新科技等的研究來反思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問題。她所創造的觀感體驗,以幽默和強烈好奇心的二元論所連接。她的創作包括裝置、繪畫、錄像作品、YouTube視頻、棟篤笑和Instagram濾鏡等。其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包括洛杉磯、倫敦、北京、達拉斯、里斯本等。

*藝術家肖像及簡歷由德薩畫廊提供

香港理工大學攝影設計系一級榮譽學士畢業,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客席講師。

作品曾於巴黎、柏林、紐約、多倫多、香港及中國多個城市展出,同時被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城市大學及私人收藏。蘇氏亦和多個知名國際品牌合作攝影計劃如 Louis Vuitton、United Colours of Benetton、Fujifilm及 Olympus 等。

1995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頒發獎學金,199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發展獎,1997及1999年獲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評審獎及七個金獎,2001年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最近於2023年獲得第17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

自由撰稿人,具設計及文化人類學背景,從事香港設計、藝術和視覺文化研究。2002至2011年間,任職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部。「民間博物館計劃」聯合創辦人,致力揭示民間創意,被忽略的故事和日常。文化苦力上身,在思考與勞動的辯證之間,詰問可以為文化做什麼。評論文章見於《art plus》、《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亞洲藝術文獻庫網站、 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網站等。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23年夏季,黃進曦在牛津大學耶穌學院擔任駐校藝術家及訪問藝術研究員。

風景是黃氏畫作中的關鍵詞。他的早期作品取材於虛擬遊戲的景觀,以強調虛擬世界的視覺衝擊。近年,他持續到香港的郊野遠足並在户外寫生。基於速寫,記憶並添加個人想像,他的作品展現了旅行的感覺並揭示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黃氏的畫作被本地和海外的私人收藏家,以及如牛津大學耶穌學院,香港藝術館,香港置地和太古集團等機構收藏。

自由身劇場工作者,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表演,曾為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全職演教員。

憑陳裕恆作品《如常⋯》獲第14屆香港小劇場最佳男主角,在學期間亦憑 《禁色》獲頒傑出演員獎,並獲獎學金前往倫敦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及美國德州理工大學進行交流。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三年共桌計劃成員之一。

自由身戲劇工作者,涉獵編、導、戲劇評論、作詞等崗位。先後畢業於香港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憑畢業作《金龍》獲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傑出導演獎,並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及提名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劇評人獎年度演出獎。

同時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三年共桌計劃成員之一及劇場方程式創辦人之一,主力編導。

郭孟浩,號蛙王,1947年出生於廣東,香港長大。1980至1984年赴美國紐約藝術學生聯盟深造,遊藝紐約15年,至1995年返港定居。自1967年起,郭氏於世界各地從事觀念、行為、雕塑、繪畫及裝置等超過5,000項藝術活動,蛙跡遍及世界各地展出。

郭氏的藝術主張為「任次元,蛙玩臨」——以蛙為主題創作,不斷探索多元化綜合媒介,體驗「藝術即蛙」。由平面「二次元」開始推進,經繪畫、浮雕、圓雕、環境、空間、時間、發生、即興以至行為總體,再回歸隨意性、平常心的「任次元」,意為任何形、量、媒介、意念、維度皆可創作,提出「時間即藝術」、「遊戲即藝術」的理念。

蛙后趙顯才於韓國出生,現居香港和韓國。趙氏1987年畢業於韓國德成女子大學藝術系;1992年獲韓國東國大學藝術教育專科教育學碩士。

她的創作媒介涵蓋繪畫、影片、裝置、攝影和行爲藝術等。趙氏與蛙王於1997年結婚後,二人於世界各地合作製作了許多藝術項目和國際藝術展覽,包括香港、北京、柏林、倫敦、首爾和新加坡等。她亦曾擔任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助理策展人。

1990年獲仁川美術大展大獎(韓國)和第四屆海洋藝術節大獎(韓國);1992年獲第四屆國際亞歐藝術雙年展「和平與友誼獎」(土耳其);1999年獲香港視覺藝術節、香港藝術館及香港視覺藝術家聯合會頒發的「香港視覺藝術家獎」。

由陳敬元和黃榮鋒於2020年組成的藝術家二人組。以陳氏祖母家九龍城的舊公共屋村命名,真善美村將他們的實踐植根於當代靈性,將發現的物體、環境和身體轉化為共生共融的容器。他們以揚升的多重定義,穿梭於集體酷兒次文化、戀物和超人類主義的維度中。

他們曾在大館當代美術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藝術中心、錄映太奇等展出作品和放映錄像。2021年,在香港組織了表演平台和展覽《活體洞》。

*照片由PHD Group提供

人工智能顧問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其後創立了製作公司 Arctic,合作客戶包括匯豐、Philips、Accenture及Ricoh等。

作為多媒體工作者,他涉獵不同範疇,包括商業及獨立影像製作、網絡媒體、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實景影像及應用程式開發等。他曾任「錄映太奇」董事局成員及大學客席講師,並創辦了提供數碼媒體科技應用培訓的教育企業Let’s Create Academy,致力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於數碼媒體及創作領域的應用與普及。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理學士。作為一名互動媒體工程師,他對人機互動和多媒體技術深感興趣,並致力探索計算媒體在劇場中的潛力。

憑藉在程式編碼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對創新的關注,江氏參與製作了眾多展覽和互動裝置作品。他精通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技術),以及創造沉浸式混合現實體驗。

製作團隊

主辦主辦

香港藝術發展局

策展人策展人

梁學彬

藝術家藝術家

陳育強
周耀輝
徐沛之
麥影彤二
蘇慶強
黃小燕
黃進曦
陳子豐、盧宜敬
蛙王和蛙后
真善美村

項目統籌項目統籌

蔡雪兒

人工智能顧問人工智能顧問

陳家明
江景先

平面、空間設計及建築平面、空間設計及建築

NNNNNNN.co

創作總監創作總監

鄭智禮

空間設計空間設計

陳靖筠
樂穎詩

平面設計平面設計

金貞彤 
蔡佳佳

影片攝影影片攝影

Moving Image Studio

《劇本醫生》《劇本醫生》

鳴謝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62歲做唱作人唔得咩》《62歲做唱作人唔得咩》

藝術家語音人工智能
伍卓賢
聲音技術支援
VX Real Limited
配樂
唐毅
影像支援
吳佩璇
資料搜集
陳思朗
王樂儀

《尋找藝評:無寫之寫》《尋找藝評:無寫之寫》

錄像製作

姚妙麗
鍾詠珊
資料整理

許嘉荍

林詠思

杜泳嵐
*特別鳴謝亞洲藝術文獻庫協助是次項目。

  • 香港藝術發展局有權增減、更換演出者或更改已公布的節目。如有爭議,香港藝術發展局保留最終決定權。

  • 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本局之立場或意見。

    1. 展覽場地開放時間為下午12時至晚上7時正(逢星期一休館)。
    2. 免費入場。
    3. 12歲以下小童須時刻由成年人陪同,以策安全。
    4. 請勿推撞、搖動、倚靠或攀爬展覽棚架,以免發生意外。
    5. 請勿在展場内奔跑或嬉戲。
    6. 除特別指引外,請勿觸摸任何在展場内的藝術品。
    7. 場內設有互動專區供觀眾參與,如有需要,可尋求工作人員協助。
    8. 場内不准飲食。
    9. 展場歡迎非商業用途之拍攝,但請勿使用閃光燈、自拍棒或腳架,以免干擾其他參加者。
    10. 展場禁止兜售、散發廣告、宣傳品或其他商業行為。
    11. 場地不提供車輛停泊服務及行李寄存服務,敬請避免攜帶大型物件。
    12. 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十八、二十二及附表一載列的第六原則,申請人有權要求查閱及更正申請表內所提供的個人資料。申請人所提供之個人資料將只用作是次活動之內。
    13. 參加者將有可能被拍攝及錄影,其用途包括存檔、上載到本局、合作伙伴或藝術家之網頁、社交平台、出版刊物及宣傳單張等。所有相片及片段只會用作推廣用途。
    14. 如活動過程中出現意外(如惡劣天氣、路面事故及特別事故等),本局將以安全為先,活動或會按照情況而被暫停、延遲或取消。任何突發情況,如身體不適或緊急事項,請即時通知在場工作人員,以作安排及協助。
    15. 請理解,你的參與所帶來的一切風險均由你個人自行承擔。在適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你將承擔與你個人的人身傷害相關的一切風險。此外,你同意免除和解除就你的參與而發生的或與你的參與相關的任何及一切對本局的申索或訴訟因由,無論該等申索或訴訟因由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亦無論其是因本局疏忽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16. 任何人士不遵守本參觀須知,或做出不安全、違法或不檢的行爲,可能會被拒入場或要求離開展覽。
    17. 本局保留是次活動的最終決定權,任何有關活動的臨時改動或消息,將以本局公布為準。
  • 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 若警告信號在上午9時後懸掛或發出預警,展覽將不會開放   ,並於警告信號取消後兩小時後重新開放。
    • 如當天下午5時後警告信號仍然生效,當日展覽將不會開放。
    • 若信號在展覽期間生效,當日展覽將會暫停開放,並在安全情況下安排參觀人士離開。
    • 主辦者/策劃單位將視乎天氣情況,於安全情況下繼續進行活動,並保留權利取消惡劣天氣下的任何活動。請於當日留意計劃的Facebook專頁或Instagram (@arts.tech.exhibition)發布的最新活動消息。